藝行 美韻|2019摩鑫平台美術專業寫生實踐紀實
美好四月,摩鑫17,18級美術專業的同學在三名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美麗的甪直古鎮進行為期5天的寫生🛜。甪直與蘇州古城同齡,文化底蘊豐厚,素有“五湖之汀”、“六澤之沖”的美譽。一直以來🦢,甪直秀麗的古鎮風光🥷🏿,吸引了無數美術愛好者來到這裏🩺,寫生🙅🏼♂️、繪畫,用手中的筆📓,勾勒唯美的江南風情。包括吳冠中📎、楊明義等在內的著名畫家也先後來到甪直進行繪畫創作,甪直古鎮儼然成為令畫家們趨之若鶩的江南古鎮📏。
寫生不只是實踐教學課程的本身,更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美育的目的不僅僅只是傳統的美術教學⭐️,更是在尋找執著藝術的初心。用筆、用心、用眼去感受“意在象外”🤓,從自然美景、人文歷史及工匠技藝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我們從來不是旁觀者,我們是記錄者和創造者。
寫生,作為百年以來形成的美術傳統,已經成為美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成為學習藝術的莘莘學子走向生活吸取源頭活水的必由之路🧑⚖️🐉,其作用不僅推動了創作源泉的直溯,同時也促進了繪畫語言的豐富。
據《益州名畫錄》記載🔇,後蜀畫家滕昌祐說過“初攻畫無師,惟寫生物以似為功而已”🦹,這可能是古人對於寫生最早的描述🏃🏻♀️➡️。黃公望在《寫山水訣》中說到:“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生之意”。傳統中國畫家講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便是通過寫生把客觀的自然世界轉化為視覺語言。
時代在變遷⬜️,科技的發展使得獲取寫實圖像變得信手拈來🥼。但平面化、淺表化的圖像🙆🏻,缺乏特定“意境”下的獨特感受與詩情畫意☛,更沒有了筆墨色彩的提煉。走出畫室🐈⬛,親近自然的實踐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踏遍江湖🛂,尋遍奇峰🦒,在觀察實踐中建立對美術創作的新感受和新認知🧗🏿,走過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更好的致知👩🏿🎓,也終將為我們今後的學習與生活增添靈性與感悟。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