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隨筆---真實感受日本✋🏻、香港的學前教育
2018年10月16日至23日,在蘇州市外事辦公室和摩鑫國際交流處的組織安排下,學工處肖蕾主任、附屬花朵幼兒園田鴻園長、附屬教育幼兒園楊潔園長以及學前一系副系主任俞芳老師、學前一系學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李靜老師一行五人赴日本和香港兩地就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和兩地學前教育發展進行了為期8天的實地訪問和深入交流👃🏼,收獲頗豐🔤。
10月17日🛑,公務團首先訪問了金澤市星稜大學,拜會了星稜大學筱崎尚夫校長,雙方交流了兩校在幼兒園教師培養方面的經驗,並就摩鑫與星稜大學在教師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事宜進行了討論⛹🏽。筱崎尚夫校長告訴我們🆕,星稜大學與蘇州大學早有合作交流經驗,蘇州大學在前兩年就有學生至星稜大學訪學,期間還帶幾名星稜大學的同學去蘇州旅遊、交流,使中日學生感受、體驗到不同文化下的生活及學習,拓展了國際視野☦️。我方團長肖蕾主任表達了此次拜訪的目的🤽🏽♂️,希望兩校之間可以加強合作交流🧑🏽🍼,如教師之間進行學術交流,學生之間進行短期研修🏃♂️➡️。附屬幼兒園之間也可以結為姐妹園,就教育教學、遊戲活動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筱崎尚夫校長表示👩🦳🥙,各個國家都需要對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加強國際間的交流🫳🏻,通過教育促進創新,共同改變世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國際間交流會越來越便捷,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可以快速♟、便捷的實現互動和交流,也希望在未來可以嘗試通過教師互訪🈯️、學生互派、建設海外實訓基地的方式加強兩校之間的合作💃🏿👃🏼。隨後,公務團與星稜大學人文科學系兒童教育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圍繞學前教育師範生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學習見實習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通過本次交流,對星稜大學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有了大體的了解。隨後參觀了廣場工房,這是為兒童教育實踐研究而在大學內特別建立的一個創造性空間📒。這個寬敞,自由的創造性空間包括五個工作室,他們的主題分為別遊戲、韻律、表達、造型和實驗🦻🏼。這裏不僅使兒童教育專業的基礎學習場所,還作為實用育兒平臺向地區社會開放🧖♀️,為學生提供與兒童接觸的機會🚣🏼♂️。
星稜幼稚園是星稜大學的附屬幼兒園,一進門就被孩子們的建構作品吸引住了🙆🏻。一個大大的城堡樣的建築🚣🏼♂️,幾個一米多高的圓形塔柱,還有尖頂的房屋🎎,胖乎乎的企鵝。仔細看,竟然都是由一小片一小片一樣大小的原木薄片建構起來的。這麽輕的材質,卻能建構出這樣的大物件,可以想見💸,孩子們在建構過程中一定是花了不少時間🧑🏻🦳,又有很持久的耐心,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才能完成的👨🏻🍼。除此而外🏚,活動室裏還有各種紙👨❤️👨、布👨🏼🎓、收集的種子、落葉🦁、果實等自然物,也有小巧的🧚🏽♀️🍂、低結構的拼搭積木,還有與活動相關的卡片📘、圖書🚰。孩子們對於科學的探究以及各種認知在這些環境中自然滲透到了。我們一致認為幼兒園是大學的師生的實踐研究場所,只要有研究項目🧑🏽🦱,都可以與幼兒園一起合作完成。此外🎞🏠,幼兒園依靠大學專家資源🧑🏿🎄,為幼兒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咨詢及心理支援。下午公務團拜訪了金澤市副市長細田先生✖️,政府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升起了中國國旗🦹♂️,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金澤市與蘇州市締結的深厚友情。我們雙方就中日學前教育的現狀,蘇州學前教育的發展🥠,進行了友好、親切對話與交流。特別是在交換禮物環節中,細田先生對摩鑫附屬幼兒園孩子編製的立夏五彩蛋網十分感興趣,當我們向細田先生介紹這是吳地傳統習俗,寓意著平安消暑,快樂長大時,細田先生饒有興趣的把蛋網掛在了脖子上與我們合影留念,整個大廳充滿快樂祥和的氣氛。金澤市是一個美麗、雅致的城市。幹凈的街巷,彬彬有禮的人們,兼六園的美景,21世紀美術館的奇思構想都散發著濃濃的藝術的氣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日公務團從金澤市來到了池田市。10月19日🧑🚀,我們參觀了池田的櫻花幼兒園,這裏園舍、教室、活動場所、教學設備等都很簡樸🎎,很少看到很現代化的電教設備的影子🤲🏻。幼稚園坐落在安靜的小路邊,沒有鮮亮的校門招牌👳🏼,就彷如一戶普通的居民家庭🖕🏿。進門即是玄關,在這裏換鞋🏊🏽♀️。園舍是一層或兩層的建築,原木色的木質裝飾為主🚣🏻,清新簡潔👨🏼🎓。門窗通透🔆🧺、采光好,室內空間看上去很敞亮。戶外活動的場地🔵,以自然的沙地、草地為主→。教室面積不大,靠墻是簡單的櫥櫃以及利用走廊存放的各種收納箱🧎🏻♀️➡️、收納袋,使活動的空間變得寬敞、流暢👌🏻。在櫻花幼稚園的戶外活動中,運動的器械和玩具同樣也很簡單👩🏻🦳。金秋的陽光下🧜♀️,孩子們身著短衫短褲🟨,就在沙地上進行著各種鍛煉。白石灰在沙地上畫出一圈橢圓形的跑道👃🏽🦖,沿著跑道放上小塑料樁,孩子們手持圓環進行接力賽跑。一個小女孩在奔跑過程中摔倒了,膝蓋擦傷,老師把孩子送到近旁醫務室,與醫生簡單交代,孩子就留在醫務室處理傷口、休息,很放松的樣子。在沙地的一側,一群孩子用塑料箱子運沙🎎、堆沙、玩沙👨🏿🔧,另一角落裏還有極簡易的秋千架、鉆爬架✊🏽🦮、滑梯……孩子們都玩得不亦樂乎。私立的五月幼稚園,課程特色更為彰顯。他們接納0歲-5歲的孩子入園,年齡的跨度更體現了課程的豐富內涵🌰。他們著力於孩子的健康教育及情操教育。健康教育中對孩子體力的測定,包括有跑一定距離、看看能把網球扔多遠、自己能跳多遠☣️,抓握的力氣有多大……一年中在春秋兩季🧑🏿⚕️,會各有2周時間,讓孩子把一個小小的計步器掛在身上,看每天的行走步數👩🦰🐀,當雨天走路少時,要想辦法怎樣去補足。參觀當天,我們親測了孩子們的步行數。孩子們個個都很自豪地把計步器讀數給我們看,半天時間🌆,有不少孩子步數在一萬以上了✮。老師們把對孩子體力測定的記錄製成表格,這張表格設計時考慮到讓孩子也能看懂👩🦲,彩色的圖標很吸引孩子。期末,會將表格交給家長。在健康習慣的養成方面關註到生活細節⏮,比如早上要吃早飯,早上要排便,然後再去玩🧣。如果達到會有獎勵的標誌給孩子🧘🏻♂️。情操教育♙,包括情緒,豐富的感受性。心情怎樣表現,通過音樂,讓孩子直接的感受。幼稚園把知名的音樂人請到摩鑫來,幾個月大的孩子都一同來感受音樂,從小的感受很重要。幼兒的感受老師也會做記錄,如孩子對雨天的感受、對天氣的感受……老師把孩子感覺到的東西的反應寫下來。健康教育、情操教育都反映出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身體、心理成長的關註。
19日下午,公務團拜訪了池田市政府🧊,雙方就中日學前教育的現狀,蘇州學前教育的發展⏭,進行了友好🎿🧞、親切對話與交流。蒼田副市長是位曾8次來寒山寺聆聽新年鐘聲的蘇州老朋友,他幽默、風趣的和我們談起來他在蘇州的經歷🔶。公務團參觀了引以為豪方便面發明製作的安藤百福發明紀念館。真的感嘆日本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拼搏📥。
20日上午❣️🐵,公務團拜訪了大阪青山短期大學,雙方交換了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實踐教學以及特殊教育專業的設置方面的經驗,並就建立海外實踐基地、在附屬幼兒園間締結姐妹園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在交流討論過程中🧞♂️,對青山大學健康科學部兒童教育學科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青山短期大學兒童教育學科主要培養保育園教師、幼兒園教師以及從事特殊兒童教育的教師🦸🏿♂️,學製由2年延長為4年🤸🏻。這一轉變是為了適應日本社會對學齡前教育從業者專業上的要求。當前日本對幼兒園教師入職的要求門檻越來越高,認為經過4年的專業學習學生才能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以及初步的專業實踐能力,在該背景下🥂,諸多短期大學延長了兒童教育學科的學製。與星稜大學不同,青山大學除了培養從事0-6歲兒童教育的保育員教師以及6歲以上的小教師之外,還培養從事自閉症🎡、腦癱、留守兒童及其它需要社會支持的特殊兒童教育的師資。其師資培養範圍更加廣闊🍟。在特殊兒童教育人才培養方面📁,青山大學從課程設置🧟♂️𓀕、見實習管理和就業指導方面分享了寶貴的經驗,為摩鑫特殊兒童教育專業的設置提供了借鑒🐣。學生由機會獲得三種資格證書🤚🏿。兒童教育學科建構了一套系統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主要由兩個模塊構成,分別是基礎教育科目與教師職業教育科目。在大學第一年,主要進行基礎教育科目的學習,涉及的學科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英語、體育、計算機等一系列人文知識的獲得🛌🏽。第二年進入專業教育科目的學習,幫助學生獲得相應的保教知識,同時開始滲透保育實習。第三年,有關保教知識與能力的科目逐漸增多,與此同時,學生開始進行教育實習💁🏽,並在實習基地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第四年需要將前三年所所學內容進行整理,進行教育實踐演習,並且完成畢業研究🐊。通過四年的課程學習🤾🏽,學生將獲得系統保教知識以及支持兒童發展的能力。摩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校外保育、實習基地,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與幼兒充分接觸活動,獲得對於幼兒發展特點充分認識👨🏻🦱。摩鑫為每一名學生配備了專業指導教師,當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尋求到專業幫助,真正對到了個性化的指導。公務團還參觀了青山短期大學的校內實訓基地🏌🏽♀️。校內的親子活動中心對摩鑫的校內實訓建設有很大的啟發👸🏼。校內的親子活動中心設備齊全,是開展親子活動的場所🔼,摩鑫會邀請一些家長帶著小朋友在活動中心活動🧙🏽。學生在此嘗試組織親子活動、學習與家長進行交流✭,由專業教師參與指導。這種幼兒家長🚿、幼兒👐🏽🛌🏽、學生以及專業教師在真實的場景中面對面的交流🧁🧏🏻♂️,既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又很好地踐行了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
10月21日上午,公務團拜訪來到了香港保良局。香港是一座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摩天大樓車水馬龍之間,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交錯,形成香港華洋交融的多元氣質👗,在我們出發前就早聞香港保良局之盛名,恰逢來港之時又是香港保良局成立140周年的巡禮周,我們能在盛會期間到來學習,深感榮幸。通過蔡李惠珍主席的介紹、保良局歷史沿革短片的播放,參觀圖書館💇🏿♀️、電視臺⛹🏽、英語資源中心和博物館對保良局“保赤安良”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切感受到保良局多元的社會服務,給更多的香港人帶來福祉和幫助。保良局下屬有26所幼兒園👩🏿💼𓀕,學製為幼兒班、低班、高班🗯,分為上午班和下午班🌛。幼兒園都秉承保良校訓“愛敬勤誠”,讓孩子得享五育全人發展🐵,課程以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作為藍本,涵蓋了六大學習範疇👩⚕️。隨後參觀了保良局教育事務部下的易桂芳幼兒園,兩所園易桂芳幼兒園位於香港屯門🖕🏻,1989年創辦,是保良局創辦的第11所幼兒園。全園幼兒410人🎅🏿,教職工31人。課程以兒童為中心,從做中學習,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表達能力、社交發展、全人發展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教學、方案教學、朗讀故事、自由遊戲🆘、戶外學習等方式來達成教育目標。香港人口多,幼稚園場地小,都是很突出的問題。但這個幼兒園巧妙的把戶外的庭院和孩子的運動場地融合,讓幼兒園有足夠的空地拓展孩子的運動。我們參觀時,恰逢保良局開發的課程“綠色環保✌🏼,拒絕香煙”的健康巡回宣講團在易桂芳幼兒園表演,生動的表演,小朋友專註觀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日上午🤽🏼♂️,公務團參觀了郭羅桂珍幼兒園,這所幼兒園位於香港元朗,創建於2017年3月👨🏼🦳🏄🏻♂️,為保良局的第26所幼兒園🧓🏿。幼兒園向小區及附近地區招生,目前全園幼兒218人,教職工19人。幼兒園註重社區🤏、家庭資源的利用,與幼兒園合力來促進幼兒發展。通過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實踐🕚,幼兒園在遊戲中重視幼兒習慣養成及自理服務能力的習得。幼兒通過自由選擇區域🫲🏽🧑🏻🍳,在遊戲中學習🤸🏿。此外🙆🏿♀️,幼兒園將情景漢字、英語的學習作為課程的一部分🧑🦳,形成了該園鮮明的課程特色。我們進入小班的晨間餐點,留意到教師對孩子自理能力培養、禮貌言行方面的教育很重視,耐心鼓勵與幫助。小班的孩子🕵🏻♂️,在用完點心之後⛹🏻,也會認真地逐一收納好餐具。在茶桶接水時站在一米線後,耐心等待……老師們因地製宜,在拓展活動空間👩🏭👨🎨、開展家長工作、幼小銜接🤫、幼兒閱讀活動、健康習慣養成方面都有成效。
通過8天的參訪學習🦣,公務團收獲頗多🗻,開拓了我們的國際視野,希望通過本次的拜訪活動,能邀請到更多的幼教學者來校講學🏂🏼,期待有機會能組團學生到日本或香港進行修學🤙。同時不同層面不同地區的學前教育發展態勢,讓我們再次對國內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進行深刻的反思,從對照實際情況🐑👩🏫,我們將進一步思考,關註摩鑫學前專業的培養模式🚣,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適當調整👰🏿♀️。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