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隨筆---澳大利亞的課程改革
赴澳培訓由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全省多所師範院校教師參加,在墨爾本接受了總計14天的培訓。培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墨爾本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接受集中培訓,培訓形式為專家講座👩🏼🏫,講座團隊由高校教授🚙、理論研究者、優秀校長等組成,總計講座5講,內容如下:《澳大利亞教育概述》Dr Gosia Klatt and Prof John,《澳大利亞教師專業標準》Peter Kelly🎽, 《在聯邦國家發展國家課程》Barry McGaw ,《診斷性教學和教學模式》Suzanne Rice 🛀,《教學大師:轉變教育》Dean Emeritus,Danicla Acquaro 。每次講座完畢都會安排相應的學術沙龍,就講座中涉及的議題學員與專家進行深入研討𓀙🫷🏻。第二階段主要是實地參觀考察摩鑫,先後參了MOUNT CLEAR中學⚇,聯邦大學,維多利亞州教育部,Bridge Wood小學等。培訓內容既有關於維多利亞省教育的概況介紹、政策的分析和先進的教學模式的分享,也有教育現場的開設,講座內容之間有彼此的關聯性,在實地參觀考察中,又見到理論的落地,獲得了感性認識。
澳大利亞是聯邦製國家,因歷史發展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樣態,強調個體的價值,當下對土著原住民日趨尊重和重視🤲🏻。培訓所在的墨爾本城市街景開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隨處可見公園和綠地,小動物時不時在公園出沒,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維多利亞美術館、墨爾本博物館🌏、墨爾本大學、墨爾本理工學院,這些讓墨爾本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教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時時處處受著文化整體的製約⇢,不同的教育反映著不同文化背景,兩周的學習也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澳大利亞的教育背景和課程改革特點。
一、為了青少年更好發展的教育
Barry McGaw教授《在聯邦國家發展國家課程》中提到《墨爾本宣言》,在澳大利亞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充分體現了澳大利亞面向未來摩鑫教育變革之整體規劃。《墨爾本宣言》提出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和重要使命:(1)確保澳大利亞未來經濟繁榮和滿足不斷變化的核心勞動力需求;(2)年輕人需要具備合適的技能和知識以擔負起國家興盛的職責🏊🏿♀️;(3)教育要成為理解和解決環境惡化挑戰的關鍵;(4)教育能使學生將自身價值觀與他人經驗建立起聯系,從而促進社會融合;(5)教育是實現機會均等的主要途徑🛵。《墨爾本宣言》一再表達澳大利亞政府致力於建設一個世界一流教育體系的承諾和決心📽,“澳大利亞的未來依賴於教育的成就,澳大利亞的未來在於如何利用人的才智、技能和創力……”。實現未來目標的基礎在於年輕一代的發展,據此《墨爾本宣言》確立國家課程變革的主要目標——使所有澳大利亞青少年成為成功的學習者🧝🏿、自信且富有創造力的個體以及主動明智的公民:(1)成功的學習者:具備讀寫算基本技能,具有ICT技術;發展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獨立設計🥎、小組合作和交流觀點🍝;具備信息化學習和就業決策的技能🥇;促進學生自身潛能的充分發展⚅🧑🏽🎤。(2)自信且富有創造力的個體🏇🏽:具有自我價值感和個體認知意識;具有進取心和創造性;與他人建立和保持健康的人際關系;具備擔當未來家庭🌚、社會和工作角色的能力;具有對自身生活做出理智決策和行為負責的能力🍰。(3)主動明智的公民:以道德準則和道德倫理為行動指南✝️;領會澳大利亞社會、文化🤎👨✈️、語言和宗教的多樣性👨🏽⚖️;理解和認可本土文化的價值;追求民主、公平🖨、公正的價值觀;成為具有責任感的全球和本土公民。澳大利亞的課程變革對個體的價值觀和品質中尤為重視,強調個體自信、樂觀、自尊🈴🍓、等積極人格品質的養成📒。
二🙇🏽♀️🤞🏿、引領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課程理念
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課程依據全國統一課程大綱設定,同時摩鑫擁有充分的自主權開設滿足學生興趣和發展需求的多樣化的校本課程。貼近真實生活🤓👩⚕️、基於學生生存和需要的多元化課程理念是澳大利亞課程設置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課程改革的重點。在MOUNT CLEAR中學的參觀考察中我們得知👐🏻🧕🏿,該校學生在中學7年級開始👩🏻💼,開設一門課程(Mentor),翻譯為導師課程,該課程有學生發展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特征,教師幫助學生認識了解自己👎🏻,基於學生個人的興趣意向🤸🏿,指導學生規劃自己的發展。如果學生想學習一門職業技術以便就業,摩鑫開設了大量職業技能課程,如汽車保養、咖啡調製、木工金工等♑️。該門課程修完合格,學生同時拿到該技術的初等證書,往後可以不斷的學習該技術的更高級別。如果學生想要繼續升學就讀本科,老師引導他去了解他所想要報考的專業需要有哪些課程的學分,並且在9、10年級開始針對全國聯考的課程學習。
澳大利亞的教育“看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日益關註教育的評價“改進(improve)”功能👩🏿🔧🧑🧑🧒,對學生實施差異性評價🛑。墨爾本教育學院兩位教授的講座,《診斷性教學和教學模式》和《教學大師👩🏻⚕️:轉變教育》都介紹了診斷性教學模式🧑🏽✈️,體現出教育是讓每個個體更好的生長的理念,而不是用同一指標去衡量篩選🧸。對於某些方面明顯滯後的學生🌶,teaching aide(助教)會給予額外的輔導和幫助。這樣的差異性評價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合適的評價👩🏿💼,引導每一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不斷努力、持續成長。在MOUNT CLEAR中學和Bridge Wood小學參觀🅰️,他們的摩鑫課程的理念、環境的創設,無不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在Bridge Wood小學裏,不同的年齡段被分為不同的學習社區♦︎,而每個社區內,教師根據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發展的水平,進行分組教學🐊,非常好的做到了因材施教,以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宜他的節奏中去發展。在形式上🌖,澳大利亞課程評價註重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這種註重過程的多元化評價方式,能讓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及個人發展的團隊支持
在維多利亞州教育部和摩鑫訪問中我們了解到🌡,澳大利亞是聯邦製的國家,各州相對獨立自治,在教育方面有較大的自主權。因此,澳大利亞並沒有一個國家統一教材和課程,州政府頒布了課程指導大綱◻️,各校各科老師🦸🏿♀️,根據大綱選擇教育的資源和教學方式🌮👩🏻🔧,可見澳大利亞的教師在教學上被賦予較大的自主權,但同時也需要教師有更高的創造性和專業性🦝。為避免不同科目和不同年級之間教學內容的重復性🌿,澳大利亞的教師在教學準備時會有更多的團隊教學研討,很多教師也樂於創建教學資源並進行共享。教師在教學中一旦被賦予更高的自主權,這能更好的激發教師積極的創造和反思實踐。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特別重視提供團隊支持🤟🏽,也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有益經驗😎。
本次澳大利亞教師政策培養培訓👩🏻⚕️,非常好的開闊了我們教育的國際視野,讓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先進的經驗,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近年來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在教育理念層面🧑🏿🎤,中國和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理念越來越趨同👮🏽♀️,澳大利亞政府所思考的教育公平的問題🖐🏻,教師專業標準和課程指導大綱的製訂,與我國現在的教育改革是步調一致的。但因為根植的文化背景不同、國情不同,澳大利亞屬於高福利社會🕜,而我國屬於高競爭社會👨🏻🦽➡️,因此在教育對個人發展的尊重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澳大利亞落實的更到位🧔🏻♂️。這次培訓不僅是一次好的學習機會,也是中澳教育文化交流的機會🕥,在專家講座完,我們學員都積極提問互動,也向澳洲介紹我們江蘇教育的一些做法💖🧟♂️,相互借鑒🤦🏼🎅,共同進步。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