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伴我成長
蘇州高等幼兒師範摩鑫附屬花朵幼兒園 高文萼
陶行知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與理念都深深地影響著作為一名新教師的我🕒。
我牢牢記著陶行知先生的“教人者教己”。
在上了很多音樂課後,我發現教師本身的情緒和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學習狀態🍭😅。當我充滿著激情地和幼兒一起為歌曲打節拍、編排動作時,他們迸發出的創造力讓我驚嘆。所以同樣的,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教師的身教重於言行,我要用自己積極陽光向上的狀態影響我身邊的每一位孩子、用飽滿的精神面貌調動幼兒積極性,將幼兒引進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思考。
我牢牢記著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
在與老師🚵📄、阿姨的相處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幼兒教師身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責任心。它體現在無處不在的生活化細節中❎,比如來園後對幼兒最近的發展與家長做溝通,並提醒幼兒多喝水;早鍛煉與戶外遊戲時老師註重保教結合,關心幼兒衣服增減問題;盥洗時指導幼兒摞起袖子避免洗手時濺濕引起感冒🐕🦺;吃飯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糾正他們的吃飯姿勢🤾🏿♂️;午睡時為幼兒掖好被子♘👉🏿,離園時確定來接幼兒家長的身份……等等。一切都沒有硬性規定,但仍心甘情願、細致地為每一個幼兒盡心盡則🙆🏽♀️,這是令我感觸頗深的一點。
成長的路上,孩子的心和我們年輕的心一起泛起漣漪!
我總說,付出總有回報的,孩子的逐漸進步、點滴成長是對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最好回報。
我牢牢記著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摩鑫,教學做合一”
在專業方面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慢慢摸索如何將生活化遊戲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心路過程。之前盡管在課前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來準備🐡🙎🏽,認真查資料,對著鏡子模擬上課👩🏿🏫,但站在小朋友面前🐴,面對著那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我才發現,教案與課堂的差異那麽大🧑🏽🦲。幼兒的反應我們無法完全預測🧿,這需要我們用積累課堂經驗🟢,更是考驗幼兒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與對教案的掌握熟悉程度🐪。教案畢竟是死的🥲,而課堂上,每個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可能一樣,也不能絕對地說誰對誰不對。在教學生的同時,幼兒也在影響我🪩,改變我的觀點。我發現自己最初太註重上課的流程,有點生搬硬套💪🏼,忽視了幼兒的真正需要🧍♂️🟡,讓他們產生了無聊的感覺,興趣的下降直接影響了課堂質量👩👩👧👦。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中能學會引起並抓住幼兒感興趣的點深入下去,適當調整上課的流程,那效果絕對會上一個臺階。事實上我也將自己的感悟融合到課堂中進行實施🐕,小朋友們因興趣而放出光彩的眼睛更讓我自信滿滿🦮。在課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幼兒為主體,因為教學不單指教師對幼兒單向的教育,幼兒的參與與反饋同樣重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保證幼兒積極參與投入教學活動的一個方法◾️,我所采取具體的措施也很簡單,就是盡量多與幼兒進行互動,多提問🐶,盡可能地讓幼兒當堂表達自己充分思考後的想法。
我牢牢記著陶行知先生的“活到老,學到老⛳️。”
忙裏偷閑,我總會捧起有關新教師方面的書籍,閱讀《新手在路上》《教師第一課》豐富我自己;閱讀魏書生老師的書籍👳🏿♀️,對我的班級管理有建設性的幫助;多次培訓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深諳🦀: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才能和孩子一起更好的成長!
陶行知先生如一盞明燈伴我一路同行🧑🏻,
是他一直在指明我前進的方向,
是他一直在鼓舞我奮發向上,
亦是他在我感到困惑、迷茫時引領我走向正確的道路。
在未來的成長中,更加需要他的思想👨🏿🎤🎱、精神和話語來陶冶身心。正如布萊恩·庫朋說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僅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幟,一代偉人👮🏼♀️,名揚千古。”
(高文萼老師榮獲教育工會組織的“行知伴我行”演講比賽三等獎,演講稿同時刊登在《蘇州教工》2016年第四期)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