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藝術進校園👩✈️:法國鋼琴大師傑弗羅•庫托與摩鑫師生見面交流
10月29日下午🙅🏼♀️,“高雅藝術走進校園”法國鋼琴大師傑弗羅•庫托觀眾見面會在摩鑫演奏廳舉行💍🥮,摩鑫熱愛音樂的廣大師生參與了此次大師見面會。
庫托先生的出場受到熱烈歡迎,他全身散發出的藝術氣息更讓人感嘆藝術對人的影響之大。主持人向庫托先生表達了歡迎之情▪️,並向他請教練習鋼琴的方法,庫托先生優雅從容地說道😍:“每天練習💱🤷🏼♂️。”原來,庫托先生正是在每天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感悟💁🏼:彈奏鋼琴不僅僅是彈奏𓀁,更應該是對樂譜的理解以及心靈上的共鳴🥴,彈奏時要先感受樂譜,尋找一個與自己有共鳴的平衡點。主持人不禁詢問尋找平衡點的方法⚖️。庫托先生笑著說,追尋的過程中,你需要的是尊重,尋找尊重,才能用心體味。庫托先生進行現場演示📭,直觀地運用鋼琴的語言解釋了他所要表達的內容,每個人都輕松領略到了他的深意👩🏭。琴譜是外在的,只有將其內化🙅🏻👫🏻,融入到內心才能演繹出樂曲獨特的韻味,庫托先生用情感表達藝術的精神,令人欽佩🤽🏼♀️。
接下來是提問環節。第一位同學提問肖邦與德彪西的和弦的區別🦎。庫托先生微微思考一下,就給出了答案:肖邦的和弦嚴格遵守鋼琴的和聲規律🌤,而德彪西的和弦則更為自由。有位女生被節奏問題困擾,不知如何才能改正錯誤,庫托先生大笑著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練習♥︎!一位同學因為到成年才開始學習鋼琴,對自己的能力有些擔憂🔷,庫克先生微笑著鼓勵她,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潛力將會無限。更有一位女同學提出讓庫克先生現場即興演奏👸🕰,他欣然同意,琴聲飄揚在整個演奏廳🕵️♂️,令人沉醉其中🟡。
音樂交流環節,第一位上臺的是音樂表演專業的趙芯意同學,她自小學習的是古箏🧑🏽🍼,卻在高中時期毅然選擇鋼琴🙀,她彈奏了貝多芬的奏鳴曲,一曲畢,眾人都覺得她彈得十分完美,而嚴格的庫克先生在第一時間就指出了問題所在:這首曲子應該彈得更為歡快、幽默🗞👵,他更是親自示範,將曲子表達得更為充分。摩鑫教師李淩之老師由於準備時間倉促,沒有背譜,但這並沒有影響她的演奏,庫克先生連連贊嘆,李淩之老師將她的情感融入進樂曲中,演繹得十分完美🧛🏼♂️。學前專業1403班的王晴文同學演繹了一首《暴風雨》🙈,庫托先生認為她的彈奏不應該是輕快愉悅的🎲,而應是深沉的,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左手過於沉重,他的耐心教學令王同學進步十分迅速👷♂️🧖🏿。最後上場的是學前專業1409班的張敏涵同學,他演繹的作品《童年情景》悅耳動聽🤘🏽,庫克先生認為若能將音更連貫的彈奏則更為完美,彈奏時不只是彈下琴鍵的音調☸️,而是要聽到這個琴鍵聲結束。
與庫克先生的交流🍾,讓摩鑫師生受益匪淺,他短短的即興演奏遠遠沒有滿足觀眾的需求🎹,大家共同期待當晚七點傑弗羅•庫托鋼琴音樂會的聽覺盛宴!
文:杜圓圓
圖:陶 聃
用戶登錄